一旁是削减,一旁是各项指标不断创新低,这就是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怪现象。那么,谁在给中国经济生产困难?研究指出,美国因素是造成中国信贷扩展与资产泡沫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前几天,央行行长周小川收到了对未来通胀深感忧虑的感叹,这种忧虑并不是没道理的。今年这9个月,央行已倒数7次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5次提升利率。
从重复使用流动性的规模来看,毫无疑问可居住于全球之最。一旁是激烈的削减,一旁是各项指标大大缔造新纪录,这就是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怪现象。 那么,究竟是谁在给中国的货币调控,或者更加精确地说道,是谁在给中国经济发展生产困难?我们指出,美国因素是造成中国信贷扩展与正在构成的资产泡沫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美国的货币政策与信贷增长率再次发生了变化。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联储大幅度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中国信贷增长率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回落的。2003年,西方国家对人民币产生贬值压力,中国信贷现身加快快速增长。 格林斯潘大幅度减少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结果是,促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并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经常出现了一些通胀迹象,市场广泛预期格林斯潘将提升利率。
不出所料,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开始了倒数17次加息。 与此相近,中国信贷增长率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也开始回升,在美联储倒数加息的两年时间里,中国信贷快速增长转入一段安静期。
然而,到2006年初,随着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渐渐转入尾声,中国信贷增长率又开始回落,且在美联储暂停加息后,其增长率再度远超过政府的预期,这一现象仍然持续到现在。某种程度,在美联储暂停加息之后,中国股市才确实经常出现大幅度下跌。似乎,这不是在时间上的一个非常简单凑巧。
由中国信贷快速增长与美联储动向的偏移变化解释,中国货币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与美国货币政策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而资本全球化与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本位便捷又增强了美国的这种优势。 美联储之所以能抵挡中国货币政策的必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中国正在沦为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注目的中心,这一变化使得中国出了全球资本憧憬的热土,大量资本涌进中国乃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二是美国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再次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增强其全球经济中心地位。
当美国国内经济放缓、通货膨胀预期弱化或者金融市场受到继续的流动性冲击时,美国总会利用这样的不利时机关掉美元机器,向海外输入大量的流动性,其主要目的地就是中国。 2006年,美国再一暂停了倒数加息步伐,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开始放缓,这必要转变了资本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收益对比。在此情况下,大量原本有可能流向或逗留于美国的私人资本转而涌进了中国。
这毫无疑问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减少的主要原因。 先前曾有学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在日本,日本的较低利率政策促成了日元的套利交易。现在,美联储在生产某种程度的问题。在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后,美联储于8月17日减少再贴现率50个基点。
美联储减少再贴现率,实质上是想要超过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可以强化美国投资者对其金融体系的信心,消弭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冲击,又可以生产过多的美元,将洪水泛滥的美元输送到中国等国家。美联储以向其金融机构流经流动性名为,实质上是向其他国家还包括中国输出洪水泛滥的美元,可以说道,也表达了这样一种战略意图:要么中国按照美国的意图拒绝接受人民币大幅贬值或实施浮动汇率制,要么拒绝接受美元的涌进,并倒逼人民币投入的大量减少及中国国内信贷扩展,最后演进沦为资产泡沫和潜在的金融危机。
几年以来,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仍然纠结一触即发。尽管中国做到了多方大力希望来增进外汇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汇率机制,但总是无法符合美国更加大的胃口。过去的经验指出,金融危机总是被迫各国政府改向浮动汇率的最差手段。
当然,汇率问题也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所谓中美贸易流失也不过是一个借口,美国人确实关心的问题也许并不只是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政府的大量财政赤字和美国的失业,当然更加关心中国的兴起对美国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由此看来,美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全然的反经济周期工具,而是构建美国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及被迫其它国家拒绝接受美国意图的一种有力武器。 在此情况下,意味着侧重国内调控和经济结构与体制改革,是无法应付更加简单的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宏观经济冲击的。
在两种货币之间决斗力量悬殊时,强势货币国家总会利用国际政策协商的精妙手段来干预弱势货币国家,似乎美国是会迎合中国的拒绝而提升利率的。而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又为资本涌进关上了方便之门,如果对资本流向听之任之,那么中国毫无疑问不会在未来吐出苦果。
在目前人民币尚能正处于较弱势地位时,中国必须狙击手资本流向。现阶段,除了税较高比例的外汇交易税和外资的资本利得税外,或许没更佳的办法。
本文来源:亚搏体育app官网入口-www.yltzjt.com